桃園琴社為揚州南風琴社之台灣分社,亦是廣陵派古琴在台灣開枝散葉的重要據點。


廣陵琴學源流

廣陵琴派的傳承沿革:自徐常遇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著《澄鑒堂琴譜》開始到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為止,據不完全統計,廣陵琴派共傳十代,有弟子一百四十餘人;著有琴譜二十四部,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澄鑒堂琴譜》、《五知齋琴譜》、《自遠堂琴譜》、《蕉庵琴譜》、《枯木禪琴譜》這五部琴譜。

全文詳見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9%BF%E9%99%B5%E6%B4%BE

關於「廣陵派」的緣起和傳承歷史,劉少椿先生曾以一篇不足千字的短文『廣陵琴學源流』,作了極為精辟凝練的陳述:

樂器之中,琴為最古,廣陵又素有琴名,顧自嵇中散袁孝尼而後,只唐人李頎詩:"請奏鳴琴廣陵客";又《雲仙雜記》載:李龜年至岐王宅聞琴聲,斷彈楚聲者,為揚州薛滿。片鯪只爪,偶一二見,蓋書有缺間矣。其足資考證者,當自清始。清初徐常遇,字二勳,別號五山老人,善琴,氣味與熟派(常熟)相近,學者尊為廣陵宗派,著《澄鑒堂琴譜》,亦稱《響山堂琴譜》。康熙四十一年壬午(民前二百十年),由其子晉臣付梓。二勳子周臣名祜,晉臣名禕,瓚臣名瓚,均著聲望。周臣侄錦堂世其家學,琴名曆三世不衰。同時有徐大生者,名祺,別號古琅老人,畢生研求琴學,集海內外名譜,考訂四十餘年,輯《五知齋琴譜》。康熙八年已酉即欲登諸梨棗,不果,至康熙五十八年,其子越千名俊,游皖得交周子安魯封,因與參訂重校,直至雍正二年甲辰(民前一八八年),始授剞劂。其後吳仕伯名燈(《藝舟雙楫》作思伯)少受指法手錦堂,因與越千輩游,更精研琴律以辯明琴曲立體為用吟諸法,著《自遠堂琴譜》,嘉慶七年壬戊行世。思伯之學,傳釋仙機,其別傳曰顏夫人,顏夫人授梅蘊生,仙機授釋問樵,問樵轉授秦維翰,字延青,別字蕉庵,著《蕉庵琴譜》,由陳南金蘭生鑒定,光緒四年戊寅(民前三十四年)刊成。其後有釋雲閑集輯《枯木禪琴譜》,以"五知齋""自遠堂"為宗,籍續廣陵之大概,光緒十九年葵巳(民前十九年)行世。秦延青傳釋小航,其他如趙逸峰、丁綏安、向子衡、王小梅、梅植之、王耀先、丁玉田、孫檀生、解石琴、徐卓卿、徐北海、釋蓮溪、雨山、皎然、普禪等皆與蕉庵先後輝映。近三十年,廣陵操縵家當推孫紹陶、王芳谷、胡芝甫、夏友柏等,民元間設廣陵琴社,延孫紹陶指導,紹陶與解石琴、丁玉田等精研有年,魯殿靈光,巍然獨立,廣陵之彈琴者張子謙、劉少椿、高治平、胡鬥東等皆先生之高足也。

註解:

(1)劉少椿先生(1901-1971)是廣陵琴派的第十代傳人,也是現代廣陵琴派的集大成者。劉先生對廣陵琴派的重要貢獻在於他弘揚了"跌宕多變,綺麗細膩,剛柔相濟,音韻並茂"的廣陵琴韻,研究了廣陵琴派的歷史和發展趨勢,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在艱苦之中為廣陵琴派培育了一大批後起之秀,使古老的廣陵琴學煥發出美好的青春活力。

(2)本文是一篇研究揚州廣陵琴派歷史的重要資料,它敘述了廣陵琴派發展演變的過程,闡述了廣陵琴派的風格特徵是"精研琴律以辯明琴曲立體為用吟諸法"。文章原載于揚州碩儒董逸滄所著《蕪城懷舊錄》卷二第三十四--第三十五頁(一九四八年出版)。一九五八年,曾被臺灣出版的《惜余春逸事》(杜召棠著)再次轉載。

全文詳見古琴揚州網 http://guqin.siteem.com/guanglingqinpai_xx/07.htm


廣陵歷代傳人

茲整理前十代代表性傳人:初代徐常遇﹝二勳﹞;二代徐祜﹝周臣﹞、徐褘﹝晉臣﹞;三代徐錦棠、徐祺﹝大生﹞;四代吳燈﹝思伯﹞、徐俊﹝越千﹞;五代釋先機、顏夫人;六代釋問樵﹝明辰和尚﹞、梅植之﹝蘊生﹞;七代秦維翰﹝延青﹞;八代釋小航、空塵和尚;九代孫紹陶、黃勉之;十代張子謙、劉少椿。

第十一代之後則多為當代琴家,正宗傳人之說,爭議頗多,個人認為了解自己的師承流派即可,無需刻意強調,畢竟推舉「一代宗師」之說,當為身後事,換言之,活在當下,盡其本分,爭名何用?話雖如此,仍列舉個人所知的當代著名琴家:第十一代戴樹紅、戴曉蓮、林友仁、胡蘭、梅曰強、成公亮、龔一;第十二代馬維衡、劉揚、李永安。

註解:本桃園琴社籌備人許能基老師,師承馬維衡老師,當為第十三代琴人之一,亦為廣陵琴派在台灣開枝散葉之先驅。


古琴歷史簡介

關於古琴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三千多年前的《詩經》,而最早的實物琴是在距今約二千五百年,戰國初期的曾侯乙墓中發掘出的五弦琴(五弦築)和十弦琴。五弦琴長度與現代古琴相仿,而十弦琴長度是現代古琴的一半,琴體較高,且琴面不平,無徽位,因此基本上只能演奏散音,演奏泛音和按音都比較困難。戰國中期和西漢則有比現代古琴短些的七弦琴出土,由此可以推測出幾千年來古琴由多形到定形的過程。

東漢至魏晉時期,出現音樂家、音樂理論家蔡邕和嵇康。據蔡邕著作《琴操》所述,現代古琴的型制於東漢晚期確定。蔡邕作有琴曲五首,合稱「蔡氏五弄」;又傳他曾用灶余焦木製成著名的「焦尾琴」。《胡笳十八拍》相傳為蔡邕女兒蔡琰作。嵇康流傳有琴曲四首,合稱「嵇氏四弄」,並著有《琴賦》《聲無哀樂論》等著作。著名古琴曲《廣陵散》也在此時廣為流傳。

南北朝時期,出現了最早的文字譜,南朝隱士丘明留下了文字譜《碣石調·幽蘭》(現存唐代抄本)。

隋唐時期,古琴隨其他音樂藝術一起得到繁榮。此時開始出現專業的古琴家,董庭蘭就是盛唐時期名噪一時的琴家,擅彈《胡笳》等曲,流傳作品有《頤真》。古琴製作在唐朝也有了巨大的發展,出現了若干斫琴名家,如四川雷氏家族所斫的「九霄環佩」為傳世名琴,這些琴中有一些還可以彈奏。唐代還出現了減字譜,成為了記錄古琴音樂主要譜式。

宋元時期,古琴開始出現明確的流派傳承。第一個琴派浙派出現於南宋晚期,代表琴家有郭沔(作《瀟湘水雲》)等。現存最早的減字譜、琴歌《古怨》作者為南宋姜夔。

明清時期,古琴流派紛呈,大量刊印琴譜,第一部琴譜《神奇秘譜》(朱權,1425年)保存了眾多古曲。

古琴藝術在清朝後期開始衰落,而由於戰亂等原因,民國之後更是幾近滅絕。至廿世紀之五十年代,全國能琴者僅約百餘人。期間,在蘇州、上海一帶成立的今虞琴社以及編印的《今虞》琴刊,為古琴的發展提供的新的機會和思路;六十年代,查阜西先生帶領的古琴調查小組在中國琴人聚集的地區進行了普查,造訪了多位琴人,收集了文字錄音資料,整理出版了《存見古琴曲譜輯覽》、《琴曲集成》等重要的參考資料,為古琴藝術的復興奠定了基礎。

此後古琴逐漸納入音樂專業教育體系,琴家管平湖、查阜西、吳景略、顧梅羹、張子謙、衛仲樂等在北京、上海等地研究傳授古琴,古琴音樂得以走上復興之路。琴家們除了恢復古曲之外,也嘗試創作新曲。

西元2003年,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古琴之結構與式樣

 

古琴的式樣據《五知齋》記載,流傳下來的式樣為五十一種,而真正被現代人普遍喜愛和使用的也不過十多種,而最受歡迎的也就是那些最古樸、最簡單的式樣。

古代造琴基本分為三類:一是聖人造琴,如仲尼式、神農式、伏羲式等;二是文人造琴,如落霞式、蕉葉式、連珠式等;三是帝王造琴,如襄王琴、潞王琴等;琴的式樣是斫琴家根據自己的審美趨向通過對琴身的變異而展示和發揮自己的藝術特色形成的,因此每一種琴的式樣都反映出它自身的思想語言。

圖片來源:古琴揚州網


斲琴問答

什麼是生漆?

生漆,俗稱大漆,係漆樹分泌的液汁,呈灰乳色,接觸空氣氧化,成粟殼色,乾涸後呈褐黑色。漆樹為落葉喬木,葉為互生奇數呈羽狀,葉橢圓形。五六月開花,實小而扁圓,成穗狀垂露於枝梢葉腋間,表面淡黃色,種子外層帶有蠟質。漆樹長在山區,樹高可達十餘米,大者樹幹直徑30厘米以上,有野生和家種之別,野生者通稱大木漆,家種者稱小木漆。漆樹生長六至十年即可采割,以三伏天割下的漆最佳。生漆是由漆酚、含氮物質、樹膠質、水份及微量的揮發酸等組成。漆酚約佔百分之65一78,水份約佔百分之13一20,漆液中漆酚的含量愈多,漆質就愈佳。中國產漆地域分佈在湖北、貴州、四川、雲南、陝西、河南等23個省。其中陝西平利縣的「牛王漆」,湖北恩施地區的「毛壩漆」最為有名。

用什麼材料做琴的軫足和徽為好?

在傳世的歷代古琴中有少量以黃金為徽,以和田玉為軫足的,稱之為「金徽玉軫」。 可惜的是這些琴因黃金的名貴而被人挖去,給琴體造成傷害,玉的軫足又易折斷而殘缺不全,所以古人以蚌徽為最,金玉次之。古代文人常喜在月下彈琴,晶瑩的蚌徽會藉著月光發亮,不用點燈也能看到徽位,給撫琴造成幽雅的環境和良好的氛圍。軫足選用老酸枝或盧氏黑黃檀製作最好,制式以宋、明式瓜輪形最為美觀既不礙手又便於調弦。其它如石粉或塑料膠製的最不可取。

什麼材料作古琴岳山、冠角、龍齦最好,紫檀、老紅木?

紫檀是世界最貴重木材品種之一,由於數量稀少,見者不多,遂為世人所珍重。紫檀木主要產於南洋群島的熟熱帶地區,屬豆科植物,約十五種,產於中國的有兩種,一為紫檀,一為薔薇木。紫檀木質堅硬,紋理纖細浮動,尤其是它的色質深沉高貴,既莊重又美觀,配至在鬆軟的梧桐琴上最為合適,會使琴音松透富金石之聲。
酸枝木;豆科植物,大體分為三種;黑酸枝、紅酸枝和白酸枝。三者中以黑酸枝為貴。長江以北多稱此木為「紅木」,在揚州則稱為「海梅」。嚴格說來,紅木、海梅之名既無科學性,也無學說性,它是一些對各種木材認識不清的情況下形成的籠統名稱。黑酸枝其顏色呈紫紅色、紫褐色或紫黑色。質地硬、光澤好,有的酷似紫檀木,紋理略粗,配於杉木琴上振動性能好,尤以老酸枝木傢俱的殘件,如桌腿、邊緣作配件為最。

什麼材料作琴底板為佳,梓木、柏木、香椿?

梓樹;紫葳科,落葉喬木。初夏開花,色淺黃。梓樹分佈於華北、東北、西北及華中各省。梓樹樹姿端莊文靜,葉形秀麗,被譽為「木後」,古時常植於皇室後宮,京劇《摘嬰會》中楚莊王則稱后妃為梓童,古來以木莫良於梓,《書經》稱名篇為「梓才」,《禮記》則以「梓人」為名匠。今西安大小興塔寺內尚長有一株千年古梓,梓木質輕柔、軟硬適中,紋理順直美觀,古人常用梧桐為琴面,梓木為琴低,是天生匹配之材,因二者結合振動性能極佳,琴音淳厚幽遠,唐、宋、元、明時常選用之,即所謂「桐天梓地」。
柏木;柏科,常綠喬木,柏字含意據《群芳譜》說:「柏向陰指西蓋木之有貞德者,故字從白」。柏木側枝常指向西方,屬於有貞德的樹種;按五行學之說,白為西方正色,因此柏字從白。柏木樹姿挺拔,自古常植於宮殿、廟宇周圍、陝北黃帝陵內有粗及七人合抱大樹;柏木材質堅韌,不易翹曲開裂,色黃、有光澤、香氣濃厚,紋理斜,木性穩定,為琴底板之良材。
香椿;苦木科,落葉喬木,葉有香味、初春嫩葉可用雞蛋炒制,為揚州時鮮名萊。椿木色紅紋理直,結構粗,質輕韌、有彈性,作琴底板,音色會松古靈透。和香椿外形酷似的一種叫臭椿,《莊子》言「大木臃腫,不中繩墨,小枝曲拳,不中規矩。立於途,匠者不顧」。臭椿葉有惡臭,木材色白,木質疏鬆易裂朽,不可列入琴材。

梧桐、泡桐、杉木哪種作琴材最好?

梧桐;梧桐科,落葉喬木,幼時生長迅速,樹皮呈青翠色,十分養目,五年後生長漸緩,老時樹皮變灰竭色,梧桐春季吐新芽,夏季開黃白花,秋天結果似舌狀,稱之為「膜質果」,《莊子,秋水》雲,「鳳凰非梧桐不棲,非棟子不食」。梧桐樹形高大向上直升,且姿態優美,妍雅華淨,賞心悅目,深獲文人喜愛,自古多栽於庭園,古人尤喜植於井旁,謂之「井桐」,如白居易「青青窗前柳,鬱鬱井上桐」,柳永之「井梧零亂惹殘煙」及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雨」等,是歷代詩詞歌賦,畫家所吟誦或寄情的物件。梧桐木質輕柔,紋理交錯,結構粗,不易劈裂變形,有很高的聲學效果。漢桓譚《新論,琴道》雲;「昔神農氏維宓羲而王天下,上觀法天,下取法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削桐為琴,繩絲為弦,以通神明之這道,合天地之和焉」。因此梧桐便成為古人斫琴首選木材。
泡桐;玄參科,落葉喬木,樹幹挺直,生長極快,七至八年即可為參天大樹,其材質疏鬆、比重低、易於加工,導音性好,材質以蘭考泡桐為佳,雖為制琴好料,但時久聲潰,不能傳世。
杉木;杉科,常綠喬木。杉有多種,雲杉、柳杉、亞杉、水杉等。杉木樹幹挺直,江西廬山有一株千餘年古杉,樹大四人連抱,高數仞,杉木質如柏,肌理細軟,四百餘年的樑柱,木質金黃、香氣如檀。
作琴材以雲杉為最,雲杉質地輕而硬,聲學性能極佳,傳聲速度可達每秒5116米,對不協調的高次諧波有極強的阻尼,用此材為琴,其音色會清晰明亮,純靜優美。
生長在湖南的杉木,材重質脆、板面有雨點狀竭色斑點,用指叩擊聲音清脆如鈴,作琴材略次於雲杉。

斲琴為什麼首選年代久遠的木材,經過人工乾燥材料誰更好?

木材是由細胞組成,植物細胞的胞璧富含纖維素,細胞內除水分外含有蛋白質、糖類、脂肪、植物鹼和□烯類化合物,細胞間有自由水和果膠。木材中所含的脂肪、植物鹼和果膠是阻礙樂器振動和傳聲的。過去由於運輸工具不發達,木材砍伐後需紮成木伐在江水中漂流,流動的江水會分解木材內的含物,這些含物的揮發一般要在流動的水中浸泡二到三年的時間,取上岸後又在溫度適當的條件下自然乾燥,用作為廟宇、廳堂的樑柱,與房屋共存達四五百年之久,其間木材內的含物和降解會減到最小程度,可揮發性物質和非揮發性物質的成形,在溫和的條件下同步進行,使木材的組織結構均勻,
用高溫快速烘乾的方法,其木材內的含物雖然干縮,但依然存留在木材內,絕對達不到自然乾燥的效果。

古人斲琴常選用哪些木材?

中國斲琴藝術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古代斫琴家為尋找制琴良材可謂禪思積慮、無法不施。古樑柱、橋樁、鍾杵、水槽、敗杉、棺廓等。其中以鍾杵和古樑柱為最佳,因為鍾杵長期懸掛於廟堂內,在溫度適當的自然條件下乾燥,經常和鍾撞擊,木材的組織結構會變得鬆軟適度、虛實相稱具有較高的聲學效果。廣陵琴家胡蘭先生曾藏有一張明代仲尼式古琴,相傳為鍾杵所斫,六十年代中期為大明寺方丈能勤法師所贈,琴體雖小但聲大音宏、鏗鏘有力蘊鐘磬之聲,棺廓多出於漢墓,以楠木、沙木、杉木居多雖年代久遠,為不潔之材,因長期受腐屍浸染細菌較多,久遇傷肝。此材為琴雖有不開裂不變形之優點,但晴天韻短聲燥,雨天則聲音悶濁。

造琴為何稱斲琴?

斲者;用刀斧砍削之意,「斲輪老手」一詞語出,《莊子天道》年逾七旬方為老斲輪,意含有豐富老道經驗的人。琴是集木材、髹飾、雕刻,音律、史學、美學、書法、篆刻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品,重在斲字,含意至深,深在思致,妙在情趣,非為木工,漆工之匠事。

 


連絡電話 0908-815680 簡嘉德

電子郵件 jadergun@gmail.com
 
 
 
 
 

 

本站最佳瀏覽視窗為 1360 x 768;因網路存放空間異動,自2014年5月起重新開放。